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强制实施后,猩猩不得不为重视隐私的玩家提供包括删除数据和查阅数据等操作。
根据 GDPR,玩家是自己所有隐私数据的所有者(Owner),而猩猩只能是控制者或者操作者(Controllers/Processors)。作为所有者,玩家终于有权获得自己在猩猩那边保存的数据,这也为我们在猩猩那边究竟保存了什么数据这个问题揭开了谜底。
如何请求数据之类的就不细说了,总之基于 GDPR 要求,猩猩大概会在你请求数据 1 个月后发送给你一个以你的 email 地址为名的有密码的压缩包,里面包括了猩猩保存的数据,我们来看下数据都包括哪些内容。
里面有一大堆文件,比如你 Profile 里面每个数据的具体来源,牌子——包括从铜牌开始的每层牌子——的获取时间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类似与你在什么时候轰掉了几个 Field 这种对通常玩家来说就很无趣了。
profile.txt
fields_destroyed.tsv
当然,我们见到了一个特别的数据,你每次完美 5 图的时间,而这个数据并没有出现在 Profile 页面里面。
其他的记录包括,你建立账号的时间,你完成每个教程的时间,你的氪金(在线商店部分)记录,你提交的举报记录,你 OPR 的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和每个 Portal 审批时你提交的数据,以及你 Skip/跳过没审的 Portal),你登录过的每个设备的名字。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的游戏 Log:game_log.tsv。
很可惜 game_log.tsv 的记录从 2015-09 往后,COMM 聊天记录从 2015-07 往后,不同的数据的起始记录时间都不一样,比如登录的设备里面就没有我最早用的二儿子的手机记录。
这里面的数据太详细太丰富了我们来仔细看下:
-
成功兑换 Passcode
-
通过 Passcode 获得 AP
-
通过 Passcode 获得 XM
-
通过 Passcode 获得道具或捡起道具
其中”通过 Passcode 获得道具或捡起道具”还会有更多信息:比如你兑换到了 Mod,兑换失败(FR,code 错了,你爆仓了)
-
入侵/Hack 己方 Portal
-
入侵/Hack 敌方 Portal
-
入侵/Hack 中立 Portal
-
入侵/Hack 获得 Aegis 盾
-
入侵/Hack 获得 Circle K Powercube
-
入侵/Hack 获得 Laswon Powercube
-
入侵/Hack 获得 Transmuter(-)
-
入侵/Hack 获得 Transmuter(+)
-
入侵/Hack 获得量子桶
-
入侵/Hack 获得 Softbank Ultra Linkamp
-
特别道具获取
-
道具回收
-
丢弃道具
很显然,赞助商道具的记录可能和猩猩与赞助商的协议有关,而特别道具获取不明不白,经过时间比对,发现都是在 Anomaly 现场的时候拿到的,应该是特别 Media。
很奇怪的是部分丢道具的动作没有坐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同样,特殊道具的使用应该与赞助商协议有关,按照这个逻辑,VRLA 也应该有记录,只是萌新没用过这么高级的东西而已。
-
使用病毒
-
使用道标/Beacon
-
使用 Circle K Powercube
-
使用 Lawson Powercube
-
使用薯条/Fracker
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下毒失败的记录,一溜都是成功。
-
使用 XMP/US
-
炸掉 Portal 上的脚
-
炸掉 Portal 上的最后一个脚
是的,你放空 XMP 啥都没炸到的也都会记录。
-
创建 Portal 修改或申请
-
确认 Portal 修改或申请数据到达
-
提交 Portal 照片更新
所谓的管理员修改 Profile 都出现在玩家接受猩猩更新过的 TOS 的时候。
-
氪金 CMU
-
搜索附近任务
-
查看氪金记录
-
发送 COMM 消息
-
查阅 Media
很显然,猩猩的记录非常完整,远超过 COMM 里面所提供的那些内容,而且根据 GDPR,猩猩只会给你你的隐私/个人数据,比如猩猩记录的你手机当时的运行状态这种反作弊需要的数据是不会发给你的(但是不代表猩猩不记录/查阅)。
不过,如果你问这些记录究竟有什么用……我觉得最大的用途就是这提供了给玩家一个机会去制作你自己的 UPV 地图(当然,很可惜数据从 2015 年以后,如果有前面 2 年的记录就完美了)。
对着这样的地图刷 UPV 不是美哉?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Niantic 已经宣布 Ingress 不兼容 iOS 12,Ingress 在 iOS 12 上面临运行不稳定和崩溃的问题,请使用 iOS 的 Ingress 玩家务必注意在 Ingress Prime 到手前不要升级系统。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Niantic 已经宣布 Ingress 不兼容 iOS 12,Ingress 在 iOS 12 上面临运行不稳定和崩溃的问题,请使用 iOS 的 Ingress 玩家务必注意在 Ingress Prime 到手前不要升级系统。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以下内容来自 Willer 公司 G+ 帖子
由调查员 Obsidian 译制
10.6(周六) 大阪2018 IFS – WILLER萌新培养计划开始!
8月,我们在Ingress 跨阵营café 中宣布了名为“萌新培养计划”的萌新培养计划。
秉承着IFS项目让新玩家参加到活动中来的初衷,我们拟定出来两种玩法,但确定最终玩法需要您以投票数决定当天的具体内容!
如果您觉得“真是有趣的计划!“”我也想参加“的话,不妨投出您的宝贵一票吧!
team A
PAINT RUN×INGRESS
team B
解谜游戏×INGRESS
9月13日(周二)至9月17日(周一)23:59
9月18日(周二)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Niantic 已经宣布 Ingress 不兼容 iOS 12,Ingress 在 iOS 12 上面临运行不稳定和崩溃的问题,请使用 iOS 的 Ingress 玩家务必注意在 Ingress Prime 到手前不要升级系统。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本咸鱼的特长就是乱放 key,且懒得打理,所以经常出现以下尴尬局面:
一堆桶里扒拉着数 key 找 key 好痛苦。索性开个脑洞,交给电脑数去。不曾想,这不是脑洞是深坑啊。而且还忘记了马上就 Prime 了,哭丧脸。
把扒拉 key 的操作录屏,视频文件喂给 MATLAB,OCR 识别完输出坡名和数量。打完收工!
受限于技术水平,这活真不好干。憋了好久憋出个满是 bug 的脚本,索性凑合能用了。
文件说明
依赖
-
脚本只在 WIN 下测试过。其他系统按道理也可以。
-
MATLAB 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olbox:用来调用该工具箱的 ocr 命令,识别英文、数字。其实换下面这个 Tesseract OCR 做识别也成,并不必须,但现在脚本里还是有用ocr。
-
Tesseract OCR:命令行式的 OCR,需另装,配置好简繁字库,用来识别简繁中文。装配过程可以放狗搜,很多教程。
录屏
Inventory 里的 key,如果只有 1 把的话,是不会显示数量的,即没有“x1”;桶里的则会显示,而且在桶里点 load,则会显示 Inventory 里的 key,而且有“x1”(上图)。所以推荐录屏时不直接录 Inventory 里翻 key 的过程,而是找个桶,点 load 再录。当然,录 Inventory 里的也可以,脚本也能处理。
翻 key 一定要从头翻到底,比如从左翻到右,或从右翻到左,翻快点都可以的(如上)。现在的脚本没考虑来回翻的情况,会数错。
一个桶翻完换另一个桶时的切换过程,没关系,要相信脚本能识别这个过程(看人品)。当然你也可以每个桶录一个,分别丢给脚本去数。
预设
有了 MP4,先在 MATLAB 里 implay(文件路径) 一下(上图)。红色矩形框里是控制按钮,右下角是当前第几帧和总帧数。有时候录屏会录进去一些开始录屏或终止录屏的菜单按钮(下图),所以要掐头去尾。不用编辑视频,找到可供 OCR 识别的帧数范围就行,在脚本里填好。脚本也是逐帧做循环处理的。
每帧图像在 OCR 之前,先识别该帧图像里最大的矩形框。如果这帧图像是滑动key的视频里的一帧,这个最大矩形框就一定是可滚动的key图这部分(下图红色虚线)。
而且,该矩形框的高宽比浮动不大(下图),所以可根据这个矩形框的高宽比判断是不是 key 图。可以先运行一下 r=RectAspectRatio(文件路径);输出高宽比的序列来看一下 key 图对应的高宽比大致为多少,然后在脚本 CountIngressKeys_V1.m 参数区域里填入上限和下限。从下图可以看出,桶界面和翻桶时所识别出来的最大矩形高宽比和桶里 key 图的高宽比差很远,这也是为什么从一个桶翻key切换另一个桶的过程可以被排除。不过,问题来了,不同手机这个高宽比是不一样的。脚本里预设了 iPhone 6 和 Moto G 2nd Gen 的(我们没有钱.jpg)。欢迎补充。
下图即脚本 CountIngressKeys_V1.m 里的参数设置区域,改好运行脚本即可,人品好的话能一直 run 到底。
脚本执行时不用管,这里只简单说下逻辑:
-
Tesseract OCR 识别一次比较慢,外加一次读写。如果每帧都要 OCR 就太慢了,况且大部分时候前后相邻帧都是同一个画面。所以用前后相邻 key 图的坡名区域做互相关,互相关系数在 0.75 以上的认为是同一个坡名,不做 OCR,跳到下一循环。
-
坡key数量识别成功率有限,某些识别不出的场合,输出图像人肉判断后输入数字。
-
坡名的识别成功率就更低了,各种乱码。比如,经常把“院”识别成“脘”,无力吐槽。做了清理之后,停留在一眼能看出是哪个坡的水准。
-
如果循环处理完每一帧后,得到的坡名数组里相邻的两个坡名是一样的,就干掉一个,应该是在相关系数筛选那里漏网了。
-
最后查找坡名数组里同名的坡,把对应的key数相加得到该坡的合计key数量。比如桶里有2条这个坡的key,仓库里有1条,所以相加得到总共有3条。
结果写去 EXCEL 文件,方便根据 key 数量排序神马的。输出的前两列是根据 OCR 识别顺序也就是录屏视频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坡名和数量,后两列则是根据坡名文字排序的。有后两列的好处是,有识别差错的时候,可以一眼发现同一个坡被识别成了俩坡名:
-
放出这个用吃奶的劲儿编出来的 0.2 成品就是期待能被技术大佬打脸。
-
神马?你说数得对不对?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
其他脑洞:桶里的数一遍,Inventory 里的数一遍,两边一 match,看看有哪些 key 该从桶里搬出来 link 用了。嗯。这个。再说吧。
https://github.com/chouj/CountIngressKeys
Telegram – https://telegram.me/ingressbjres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