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寺

Posted on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Storytelling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Beijing



吴越之地,山泽之间,有个叫柳儿寺的地方。


柳儿寺不在阴阳融凝,山刹隆兴之地,但也依山傍水,林木秀蔚。相传两山间溪水潺鸣处,三五民房自成山村,柳儿寺就坐落在村口。山径隐,非福至心灵者无以寻之。

 

所谓寺,不过三丈见方,一院,一厅,两房而已。院墙不高,与民房无异,站在外面就能看到院子里的两棵树:右边是垂柳,左面是儿茶。走进寺门,影壁后正对一厅,东西各设一厢。寺中佛像毁于战乱,仅存香炉一具、条案一张。寺院年久失修,寺的名字同匾额一起不知去向。倒是那两棵树,少说生得有百十年来历史,非但不见衰老,反而一年比一年更加葱郁。村民便索性称之为:柳儿寺。

 

每逢二三月,句者毕出,萌者尽达,柳树便准时开花,鲜活的枝丫里抽出雪一般的白絮。而到了八九月,大火西斜,酷暑式微,儿茶便如约登场,凋零的小黄花之后是满院的豆荚。于是不论春秋,柳儿寺的院子里总是满园柔荑。

 



 

柳儿寺的花儿不起眼,抢了风头的,是柳儿寺老中医的容颜。

 

说是老中医,非黄发暮齿,实乃一娉婷女子自称也。其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其身延颈秀项,削肩素腰;其颜明眸善睐,丹唇皓齿;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用《洛神赋》中的雅句形容毫不夸张。

 

老中医住在几近荒废的寺庙西厢。有人说她只是住客,也有人说,她才是柳儿寺真正的主人。毕竟,她一年四季都在这里。

 

春折垂柳枝,秋拾儿茶荚。晓则把脉问诊,素手煎药,暮则执灯踏歌,娉婷袅娜。

 

相传她来自于清源万花谷,虽不得长生不老之法,却大抵有延年益寿,长葆青春之术。毕竟东房云游住寺的僧人都换了一批又一批了,西厢里却还是这位永不色衰的老中医。

  




 老中医并非徒有其表。大病小疾,她若愿意出手,总能枯木逢春。

 

虽备有其他药材,她的方子总不离柳枝和儿茶。柳枝祛风利湿,解毒消肿;儿茶活血敛疮,清肺化痰。两味药在老中医的妙手下,辅以他材,包治百病。

 

比如煎柳枝叶,作膏涂之,治疔毒及反花疮。柳枝一握,甘草三钱,煎汤饮之,治小便淋浊不清。柳枝三大升,以水一斗,煮取浓汁,搦半升,一服令尽,治黄疸……又如孩儿茶末,吹之,则鼻渊流水良。橄榄烧存性,研末,加孩儿茶等分,敷之,则下部疳疮纾。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则心腹痛立止……

 

曾几何时,远乡近邻慕名而来,有好奇打量的,有请她出山的,甚至有大放阙词要娶她作妾的,通通不得见。只有那些真正寻医问药的人,那些走投无路却始终虔诚的人,走进寺门就闻到煎药的香芬。

  




柳儿寺治百病,惟不治心病。

 

相传南阳刘姓高尚士,闻之欣然规往,代四方百姓求药。时维芒种,于柳儿寺见老中医广袖翩舞。既返,久不能忘。寤寐求之,再寻不得,余生抱憾。

 

武林门一书生,凭口诵自绘工笔一幅,画中柳儿寺老中医惟妙惟肖,自染心魔,不濯。日日惦念,夜夜辗转。后来索性投书卷弃功名,寻访遍历吴越山水未果,郁郁而终。

 

 


 

有个特工朋友说他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找到过柳儿寺,还申了po。虽然收到了1,000AP和过po的邮件,翻遍道具栏却怎么也找不到柳儿寺的Portal Key。

 

便无从寻之,更无从Link之。

 


(完)



 后记

 

  1. 这篇灵感其实是来源于最近自己遇到的Bug:提交照片后收到通过邮件和500AP,图片却没有被采用。同小伙伴分享,居然换来了收到邮件Po却没上线的故事。以及看到隔壁群讨论抵抗军医疗队,遗憾自己未能学医。夜不能寐,于是脑补了柳儿寺的老中医,得此文。

  2. 文中药方按出现顺序分别出自《独行方》《肘后方》《外台》《本草权度》《乾坤生意》《海上仙方》,仅供文学创作参考,不作为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或抵抗军紧急医疗行动队(E.M.A.T.R.)——医者仁心,即便你是启蒙军,我相信他们也救。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