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Beijing
36°N 120°E,这是离我最近的交汇点。
36°N 120°E在山东的位置
故事还要从 @NanoApe的 30°N 120°E 开始说起,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了解了 DCP计划(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 经纬度整数交点计划)。
DCP项目旨在访问并拍摄地球上所有整数经纬度交点处的照片,将其发布以展示世界缩影。1996年2月,由Alex Jarrett发起,他既好奇整数坐标点的景象,也因买了GPS想物尽其用,并希望鼓励人们外出探索非常规地点。最初他将自拍的交点照片放在个人网站,随后被他人发现参与,项目迅速壮大。
如今项目已经运行快30年了,全球玩家对6,683个交汇点累计完成了15,012次访问。
有的交汇点更是有横跨数年间多次的访问记录,想同的坐标想同的方向的记录,每次看到都非常感叹时间的魔力。
山西运城盐池边上的交汇点20年变化
了解之后觉得非常有趣,和 @NanoApe在青岛Ingress 约饭微信群深入交流后,更觉有趣,于是在喊上群友接龙开始计划行程,最终相约@StoneRicky @BlackCat184@CuiYang在周六前往 离我们最近的 36°N 120°E。
36°N 120°E,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姜家屯村附近,典型的山东丘陵地形的农田,作为鲁西南农村长大的小孩,再熟悉不过。交汇点周围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村田园风光。
36°N 120°E处的卫星地图
36°N 120°E,在我们来之前,过去二十多年间被到访过三次。
第一次到访,还要追溯到遥远的 2003 年:两个外国友人 Brett Major 与 Richard 从青岛出发,乘轮渡,转公交,雇小货车,徒步 2.06 公里穿越农田、翻越土坡,最终到达。在2003年青岛到黄岛之间最快的交通工具便是轮渡,2011年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双双开通, 隧道公交也是同期开通,2021年底跨海地铁开通,轮渡客流量不断减少,直到在20年后的2023年5月4日,轮渡青黄航线暂停运营。
2003年访问记录中拍摄的轮渡
有意思的是,他们在轮渡上临时拉进一个陌生的中国年轻人 Pink Ding 加入队伍,这强大的安利能力太令人羡慕了。22 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 Pink Ding ,不知道会不会还记得那个遥远一天的奇妙之旅。略有遗憾,36°N 120°E 是他唯一一次到访记录,这么看来应该是没有安利成功。
外观友人和中国小伙在交汇点合影
第二次到访,是第一次的三年后,来到了 2006 年。Yip-Bannicq 这位老哥带队来访,到达后他锐评这是最简单到达的交汇点。这位老哥从2003 年一直活跃到 2023 年,整整 20 年,一共到过 171 交汇点,30 多个国家,五大洲都有他的足迹,妥妥大佬。
从最近一次到访 2023 年的阿根廷 26°S 66°W 到访记录来看,老哥胡子花白,不复当年,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啊。
Yip-Bannicq 跨越20年访问记录对比
第三次到访,是第二次的两年后,来到了 2008,来自 Targ Parsons和 Zifeng Liu的到访。
Targ Parsons 和 Zifeng Liu 夫妇到访拍照
这对夫妇,他们计划用整个 7 月访问河南和山东 33 个交汇点,36°N 120°E 是他们计划的一环。从到访记录来看,与前两次到访相比,周围的景色并无太大的变化。
后来,他们只用了 26 天就完成了河南和山东 33 个交互点的到访,要知道这些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在荒郊野岭,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好了,回到现在 —— 2025 年,距离上次 2008 年的到访已经过去了 17 年。
关于我们交互点的故事要从填饱肚子说起。在周六上午 @StoneRicky 和 @BlackCat184参加完世博园5KM彩虹跑之后, @StoneRicky驱车带着其他三个人前往交汇点,先从青岛北站去交汇点不远处的王台镇约饭。约莫半个多小时穿过胶州湾跨海大桥,来到王台镇,不大的镇子,一眼望得到边,标准的山东小镇,批量复制出来的街边建筑,不见当年的资料里写的过去的繁荣景象:
作为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总体看来,王台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巅峰,第一阶段春秋战国到汉代,此时代可以说是王台早期的巅峰,此时王台为县治,经济自然不必多说。第二阶段则是东汉时期柜县裁撤,王台沦为普通乡镇,后面又过了一千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在王台设立瞭望台,王台迎来第二个高峰。第三个高峰则是大明王朝建立,一直到后面清朝、民国,王台一路发展,巅峰出现在清末民初。
王台镇镇中心卫星图和3个po
现在没落不少,北边的高楼@StoneRicky被戏称为“王台CBD”。艰难地打开Ingress一看,竟然有3个po,再一看是@LenardZ之前申请的,众人都赞叹这老哥惊人的探索能力。不过镇子上吃饭的地方就有些惨淡了,像样一点饭店实在不多,好在事先看了半天,有个【董城驴肉火锅】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驴肉火锅吃起来有点像潮汕牛肉火锅,甚至驴肉吃起来也有点像牛肉,整体感觉还可以,但是如果单独为了吃这个来一趟,就有点不太值得了。
驴肉火锅
结账单
大家饭饱之后,已经到午后,结完账出了饭店门,开始下起小雨,众人一路小跑到停车场,@StoneRicky继续驱车带着我们前往交汇点附近,车子很快就到了姜家屯,看到一处公交站牌,在 2025 年这里已经可以通过公交直达了。
820路姜家屯公交站
停稳下车,雨势渐大,@StoneRicky 灵机一动从后备箱拿出野餐布,提议大家举着野餐布前行,遭到大家无情拒绝。@CuiYang 锐评感觉像是“袈裟”。
一行四人与袈裟
大家各显神通用起不同的雨具,然后纷纷拿出手机,打开 GPS 定位,发现交互点在东北方向。这里吃了没有经验的亏,没看卫星地图上面的土路,就带着“袈裟”一路冒雨跑了过去,不停地沿着地埂穿越农田。
StoneRicky身披袈裟在前方探路
@CuiYang 和 @BlackCat184 在田间的边缘行走
最终,一路波折冒雨到达了 36°N 120°E。红色的是实际的行走路线,绿色的才是最近而且最好走的路线。
两步路到达 36°N 120°E的行走轨迹
到达之后,站在原地没敢动,赶紧让@BlackCat184给拍了一张。
到达交汇点的GPS定位拍照
拍完之后,激动的心情开始平复下来,大家一起开始和 2008 年到访记录拍摄的照片进行着比对。
朝北看,几棵树木挡住了视线,看起来可能是 2008 年的树长大了,挡住了 2025 年的我们。通过缝隙隐约可以看到有高铁通过,后来查了一下是 2018 年正式通车的青盐铁路。
中国铁路青盐线,通称青盐铁路,是一条连接山东省青岛市和江苏省盐城市的客货共线铁路,线路起点青岛北站,途经日照市、连云港市,终到盐城站。青盐铁路正线全长 428.725km,设计速度 200km/h(由于董家口港货运列车通行需要,运营初期洋河口至日照西段限速 160km/h),于 2018 年12 月 26 日正式通车。
36°N 120°E朝北看 2008年对比2025年
朝南看,和 2008 相比,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地方了,08 年附近还有一块种着玉米的良田,如今则是杂草丛生,还有一堆旧建筑拆除的垃圾。
36°N 120°E朝南看 2008年对比2025年
朝西看,变化比朝南变化还大,连地势都变了,又因为下雨远处的山峰也不可见。
36°N 120°E朝西看 2008年对比2025年
朝东看,情况也类似,地势倒是保留了下来,地形上似乎把原来的土坡挖掉了一块。
36°N 120°E朝东看 2008年对比2025年
与 2008 年东西南北对比之后,大家心情有些低落,17 年间变化太大了,几乎看不出原来的痕迹。
就在这个时候,北边一处废弃的田间农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个房子在 2008 年的到访记录上似乎有出现过。
远处的田间农房
近距离一看,果然是这个房子!没想到17 年了,附近别的东西都变了,只有它还静静地伫立在田野里,等待着后来者的到访。
老房子跨越17年合照
17 年间,原本就房子上破烂的窗子又破烂了不少,上面的木头少了几根,基本的结构倒还都健在。原本糊在墙壁上的水泥也纷纷掉落,露出了里面的岩石和砖块。
看着老房子被时间侵蚀,形成的缝隙,顿感是藏宝的好地方,于是毫不犹豫地在这放了个 Geocaching的宝藏,等待有缘人来此地来寻宝吧。
很快结束了在交汇点的探索,大家决定合个影,然后返程。
顺利到达结算点的结算画面
回到停车点,这个时候我提议申个PO以作纪念,刚才在交汇点实在是没有东西可申。喊着@StoneRicky 石头不情愿的打开Ingress申了一个po 。
这样就达成了 DCP + Geocaching + Ingress 的三游大融合,看了一眼OpenStreetMap周围是一片空白,也没有人编辑地图,如果回来再上传行走轨迹编辑一下附近的地图,就是 DCP + Geocaching + Ingress + OSM的四游融合。@ChenBW 在群里锐评“这太增加现实了”,@NanoApe也回复说“酷”。
36°N 120°E OSM上一片空白
至此我们在36°N 120°E 结束了。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可进行历史文章搜索)
玩家助手 – https://t.me/IngressBeijingGPTbot
投稿后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