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Chat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Tips
Ingress Beijing
 
 
 

上次那篇写Glyph的推文之后,有特工私信问我如何画5图能画到那么快。虽然其实客观来说我画图绝对不能算很快的(目前为止我画5图最好成绩是2”33,百次平均成绩在4.5秒左右——但这两个数字大佬们能分别做到1秒内和3秒内),但想了想还是草草写了下自己画图的一些感悟和技巧。


正文包括三篇。初级篇主要介绍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对于从未参加过阵营起八的萌新大有裨益。如果你受到画不完或者总画错的困扰,这部分或许可以帮到你。中级篇将重点讨论如何全局规划Glyph序列,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单词,也要考虑到单词之外的变化。高级篇中我分享三个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应对错误的小技巧。


初级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虽然这部分都是小小不言的细节,但却是最能决定Glyph表现的,所以特地放在最前面。


屏幕——设备的选择是一个需要因人制宜的问题。较小的屏幕意味着更短的手指移动距离,所以画图更快;但相对地,也更容易发生误触。此外,如果屏幕贴膜,要选择质量好、表面相对光滑的膜,过于粗糙的表面会对手指产生较大阻尼,影响手感和发挥。


姿势——取决于手和设备的相对大小,大部分特工会选择以下两种画图姿势之一:1)单手持机,用持机手的大拇指画图;2)一手持机,另一手食指画图。一般来说,前者更加灵敏,空出的手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但大量动作依赖拇指肌群,容易产生疲劳,长时间甚至诱发拇指腱鞘炎。后者手指的灵敏度稍差,但除了指力之外,还可借助腕部甚至肘部的肌肉,更加适合持久战。


天气——天气对于电容屏的敏感度影响很大。在雨雪天气和湿度极大的环境,屏幕非常容易发生误触,这点冒雨画过图的肝帝们应该深有体会。


手的保养——保持手部肌肤健康,调整好手指与屏幕之间的摩擦力。对于一个极端讲究的特工来说,保湿霜甚至止汗剂都是有帮助的。

1

老生常谈的话

多练习——当我还是一个萌新的时候,每一个大佬都会这样告诉我这句话。至于怎么练,练什么, 总结为两个方面就是“单词”(Glyph)与“句子”(序列)。


Glyph的理论容量是3.6亿亿(注:11个采集点之间有55条无向边,每条边的“连”与“不连”构成两种状态,所以记录Glyph结果的邻接矩阵共有2^55种状态),然而实际用到的图形不过其中的几十种。同样地,由于猩猩设计的Glyph序列都有一定含义,所以1到5图加起来序列总数也不过几百个。通过练习把这些形状和关系变成抽象记忆,而不是在每一次见到图现场去做图形记忆,是保证Glyph速度与准确率的第一步。


关于是否需要背过Glyph单词表的问题,尽管我接触过的Glyph points在50w+的大佬们都反复强调记住单词本意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解码组和火烧猩猩活动中,笔者亲历,单词记不住完全理解不了别人在表达什么,会非常伤。但是毕竟玩个游戏,也不是考四六级托福GRE,谁都不高兴背单词是不是?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序列,那么用什么方法其实都无所谓。至于“左拐-7-右拐-7-框框”这样的,只要画得好也完全可以。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记住Glyph的原本含义能够避免一些因短时记忆中断带来的失误——这种话到嘴边、Glyph到指尖忘记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合理利用序列的句意和单词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同义/反义词)能帮助我们“猜”出忘记的Glyph来。例如,4图序列“Less-Truth-More-???”,我们忘记了最后一个图,但是根据句意,缺失的肯定是一个负面的词汇,所以很容易想到是Chaos,如果记成“下箭头-蝴蝶结-上箭头-???”就没有这个联想可以使用。再比如“???-Gain-All-Victory-Osiris”,这个较新而出现频率又很低的5图序列,如果你不巧没看清第一个图,只需要想起抵抗军在芝加哥的出奇制胜,缺失的Glyph就显而易见了。


中级篇

2

指程

所谓指程,指的是完成一个Glyph序列需要的全部手指动作,不仅包括如何画每一个Glyph,还包括相邻Glyph之间的手指移动——后者是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合理设计指程,尽量避免无谓动作,能够大大加速画图,提高farm效率。


我们知道,除了个别Glyph之外,大多数Glyph是可以一笔完成的。很自然地,大家都会用一种一笔画的方式把每一个图画下来。结合中文的书写习惯,更多人会选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法来画Glyph。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单词层面上的肌肉记忆,然而在词与词之间却容易带来指程的浪费。例如,2图序列“Abandon-Fear”,在指程意义上,按照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其实都不是最优的。注意到这两个图在右上角是重合的,最节省指程的画法应该如图1左侧所示,它相比图1右侧展示的Fear从左到右的画法,省下了一次手指移动的无谓操作。

 

图1:指程优化举例,左图为指程最优画法

表1展示了部分5图序列和其相对指程长度(外层正六边形的边长设为1).我们发现,大多序列的指程在20左右,而个别短序列的指程要少一半以上。图2显示了在2019年11-12月中,笔者画上述序列的最好用时同指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这说明指程长度能够较好地预测画图时间,也证明了指程优化对于画图的重要性。

序列

最优指程长度

Forget-Past-See-Present-Danger

8.964

Simple-Truth-Forget-Easy-Success

10.098

Past-Path-Create-Future-Journey

13

Inside-Mind-Inside-Soul-Journey

13.928

Present-Struggle-Worth-Strong-Victory

17.609

Clear All-Idea-Past-Present-Future

20.232

XM-Portal-Share-Your-Creativity

20.294

Strong-Together-War-Together-Chaos

20.413

Use-Key-Together-Create-Star

21.232

Link-All-Portal-Create-Field

21.66

Resistance-Gain-All-Victory-Osiris

21.841

Technology-Intelligence-See-All-Unbounded

23.196

Help-Enlightened-Capture-All-Portal

23.696

表1:部分5图序列和其指程

图2:作者本人的5图速度与指程的关系

抱着一种“‘茴’有四种写法”的精神去钻研画图,把5图画进3秒甚至2秒,你也可以!

3

运动力学的考量

虽然上一节的指程模型能够帮助我们优化画图的笔顺,并较好地预测画图时间,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假设我们的指尖做匀速率运动,并且是各向同性的。

图3:我们的宇宙在大尺度上就是各向同性的

(图片来源: CMB by WMAP, NASA, 2012)

首先,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即便是在速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向也是需要施力的,因此匀速率对于运动来说本身不是一个最优化的状态。在画图中,指尖行进方向的改变会需要额外的肌肉动作,因此也会花去更多的时间。比如“All”和“Portal”,虽然两者的指程分别是6和5.732,前者甚至还要高一些,但画“All”只需要5个拐点,而“Portal”却需要7个——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会发现后者画起来更慢一些。因此,对于“Truth”和“Harmony”这类最短指程不唯一的图,用拐弯次数更少的画法容易画得快。


其次,人体的任何一组骨骼肌都是存在相对优势的。例如,手臂的屈伸分别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主导,而大多数人肱二头肌较为发达,于是屈臂就比伸臂更加精准且有力。手是人体运动最为灵巧的部位,如果你使用拇指画图,拇指将受到拇长展肌、拇短展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的共同支配……个中解剖学和运动力学的关系过于复杂此处不便详述(有兴趣的特工请参阅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剖学》),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右手玩家用拇指画“Destroy”,从左上往右下会比反方向快很多,这正是因为拇指肌群在屈曲和对掌方向具有相对优势。合理发挥肌肉优势,也有利于加速画图并提高正确率。

Glyph运动力学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欢迎有志于运动力学研究的特工们在这个领域上继续研究。


高级篇

4

以退为进

虽然全篇我们都在讨论如何把Glyph画快,但所有的速度收益都基于正确的基础,某些情况下当速度会影响正确率的时候,我们需要故意把图画慢。最典型的,就是画直线但中点没触到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Glyph的判定机制:除了唯一的特例“Imperfect”(左下-右上需要跳过中点直接相连),Scanner判定画图正确的原则是,图形中所有相邻点彼此相连。在某些情况下(多是由于屏幕感应度或者画图姿势的问题,屏幕沾水也会导致类似情况),我们看到头尾两点已然连接,然而中间点却没有触碰到。如果你发现手感不好,这种丢点的情况频频发生,那么就需要以退为进,把Glyph画慢,尽量避免这种“三点一线”的情况产生。


以”Truth”为例,图4中左图是正常情况下速度最优的画法。但如果丢点严重,采用右图画法能够明确看出是否发生丢点,因此更加安全。

图4:以退为进举例,右图为“Truth”更加保险的画法

5

临场应变

一个立志成为高手的人,虽很难完全避免失误,却一定要清楚如何减少失误,以及出现失误之后如何处理。Ingress为我们准备了一个Undo按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的反应足够敏捷,画错的图是不需要用Undo的。


比如“Imperfect”,因为在最早版本的Glyph教程中采取了以下示例,许多人采用图5中A-B-C-D-A-C的笔顺画。倘若C-D过程中误触了A点,比起去点Undo,完全可以转而采取等价的A-B-C-A-D-C的笔顺完成。

图5:临场应变举例,A-B-C-误触A之后转而采取-D-C完成

再比如像“Create”这种一条直线上的五个点,动作上只是把直线一笔画下来。如果因为屏幕沾水等原因,等到画完了才发现第一个点没有画到,这时候的选择是什么?着急去点Undo的话,会浪费大量指程,这时候不要抬手指,只需要原路返回把丢错过的第一个点补上(图6左)。

图6:临场应变举例,“Create”误触后不同的处理方法

虽然临场应变看上去不过是雕虫小技,但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最大的难点在于,你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才有机会用最优的方式改正它。回到“Create”的例子,如果你在误触后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那么比起画完再回来补(图6左),先补再画完(图6右)其实是更加节省指程的——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在上述所有的思考之后完成画图一气呵成,不过是在零点几秒之内的事情。

6

防患未然

为了最小化犯错后所浪费的指程,我们应尽量在一个图中,先画容易错的部分,后画简单的部分。


比如“Unbounded”,在不考虑前后单词的情况下,从内向外画就比从外向内更好,因为越紧凑的部分,肌肉动作越精确,出错概率就越高。再比如”Star”这个十分恶心的,词典里唯一一个需要“三笔画”才能完成的图,从任何一个端点开始,把六个星芒画完,从指程上来说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侧向的四个星芒各有2个触点,出错的机率高于上下两个。因此,防患未然的做法是,先把左右四个画完,最后画上下方向。一旦出错,返工浪费的工程量可以依概率压缩到最小。

“游戏都快倒闭了您居然还写教程”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特工。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迷失高雄(2)

Posted on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Resistance
Ingress Beijing
 
 
 

前文:迷失高雄(1)

三、 游览

书接上文(《迷失高雄(1)》),那晚回到酒店后,@wilsey1016 不在房内,@EXcurrybar 则还在台北,孤苦伶仃的我先发消息询问 @wilsey1016 晚上是否去酒店后的六和观光夜市逛吃,得到肯定回复的我便半躺在沙发上休息。

结果我错过了晚饭,因为我一觉睡到了天亮。至于原因……四月三十日早上五点起床,同日晚上在澳门吹空调抱住自己瑟瑟发抖……两天只睡了不到八小时……

苦啊……

早起的我看到桌上的残羹剩饭,就是后悔,只有后悔……

这一早没有值得一写的事件,无非是收拾行李,清点 Go Ruck 装备。考虑到在上一部分中编辑同志称夜晚排版时看到食物图片会导致腹部不适,我决定用早餐照片帮助他培养抵抗力。

图中有两位帅气阿根特入镜

酒店的自助早餐

临近午饭,我们一行四人(哪来的四个人请自行推演)便前往著名的在地美食——丹丹汉堡。一路上,我们体会到了争抢 UPC 的快乐(并不)。

(此处应有食物图片,但我真的不记得放哪儿去了……)

丹丹汉堡的饮品杯

下午,我和 @EXcurrybar 做着任务,游览了驳二艺术区。由于旅程较为单调,以下就以图代字,多图杀猫(?)预警。

天色渐晚,我们也做好了任务,寻访了一些小吃美食,便早早回到酒店,为第二天的 GORUCK Stealth Ops 做最后的准备。

任务完成图

一大份雪花冰,只要60新台币,配有新鲜的芒果

虾仁煎蛋

四、真正的挑战

GORUCK Stealth Ops 在我心里绝对是此行最大的挑战(直到后来我听说了这一次 Intel Ops 的具体情况……)

作为一个任务玩家,我认为六小时的行军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标准懒军肥宅,我对于负重 10kg 并且要做各种体能测试感到惶恐。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负重的钢条是我们从大陆带去高雄的,而在澳门机场等待转机的我经过了两次安检,每一次工作人员都对我的钢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闲聊时我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他们可能认为我携带金条……澳门……赌场……读者们体会一下……(我能猜到在评论区可以看到类似于澳门皇家某某的评论……)

5 月 3 日,我们整理好装备——配重钢条、水袋、头灯、身份证明、现金(用于不幸受伤送医的医药费)等等,从宾馆移动到 Anomaly 主会场。

鲁蓝三(鸽)人(鹉)组(团)(照片来自 @Z142857

从光之穹顶下经过,乘捷运再转公交,我们抵达了光荣码头附近的主会场。本来准备先排队检录 Anomaly 的三人收到了教官希望我们全体在傍晚五点半前集合完毕的消息,只好退出检录大军,赶到会场另一端。

签到portal

Hack 签到 po 所得到的 Media

现场的展板

第一天检录时的现场

在我们最终确认装备时,我们的社群经理Hilda小姐姐特地前来为我们扫描二维码检录。感谢!

很快,教官就来到了现场,命令我们整队。由于准备不足和语言受限,蓝军第一次整队时稍显混乱,但还是飞快站好了队伍。

下一秒,教官的体能训练就来了。我们一边做着伏地挺身,一边听着教官点名。点完一部分特工后,又换了一项体能训练,如此轮换,直到点名结束。其中,从伏地或是仰卧状态恢复起立时,若速度不够快,教官会命令我们接着伏/躺下,继续做体能训练。

这一刻,@SnowRainbow 又回想起了被军训支配的恐惧。

可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并没有),我多了一项挑战。

在某一次仰卧后,我感觉背部一凉,站起身时便发现我的背包湿透了。

哦,好像是我的水袋破了。

等等……桥豆麻袋……水袋破了?

恐慌涌上了心头。

这才刚刚开始啊!还有六个小时的负重行军啊!

背包里流出的水逐渐由黄果树瀑布向假山溪流减弱,可能已经快漏光了……

身边的日本友军发现了我的困境,立即从背包里翻出防水胶带,趁教官还在试图弄清中文的名字怎么发音取出我包里的水袋粘好,勉强保留了一部分水资源。

在这里十分感谢日本友军!(虽然我至今仍不知道是什么对我的水袋造成了贯穿伤……)

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行军生涯。

本次 Stealth Ops 共有 33 名蓝军和 25 名绿军参加,起始时人数较多的我们得到的额外负重也相对多一些(Anomaly 大战当天现场的桶装饮用水被我们带出去环游高雄)。幸运的是,参加 Operation Kolan 的三位蓝军(亚洲代表队)和经验丰富的老手们指挥有方,所有的蓝军特工和负重都安全抵达了第一个检查点(除了一位友军不小心摔伤腿部,但他坚持到了最后),而绿军则不慎摔破了一个水桶。于是在第一个检查点,绿军先接受了一次惩罚。

休息了十二分钟后,第一个比拼项目就开始了。双方各派出 25 人,每个人双手与双脚支撑身体,形成一个拱形,然后肩并肩形成一条“长廊”,队伍最末的一名特工需要从“长廊”下爬过,到队首后继续组成拱形,后面的人依次紧跟,使得整个队伍前进,最先抵达目标点的队伍获胜。

由于本人在前往高雄前不幸左膝负伤,我便进入了候补席为蓝军诸位大佬加油。

呐,那种想帮忙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此时便体会地淋漓尽致……

赛前准备队列

因为当天的天气预报有雨,我的手机套上了防水袋,拍出的照片实在难以入目,所以并没有多少照片留存,各位见谅……

比赛开始后,蓝军众人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刚开始没一会儿便领先了……呃,我就称为身位吧……领先了约五个身位。但随着每一位蓝军多次在混杂着砂石的草地上爬行,速度逐渐放慢,绿军逐渐有追上的势头。不过蓝军勇士们没有令我们失望,最后几名大佬呐喊着“ Resistance ”冲过了终点。蓝军先得一分。

悲报:我们的 @EXcurrybar 选手在此项目中因穿着短裤导致双膝磨破,但他坚持到了胜利,不愧为鲁蓝铁男儿(那你悲报什么呢)!

随后便再次整队出发,不过绿军多了一项任务:搬运 portal key,即选择一名绿军特工为 portal key,每次三人轮换将其搬运到下一个检查点。这个惩罚对体能的消耗极大。

Stealth Ops 中,一旦输掉一回合,体能的消耗便增大许多,后续的比拼就越可能失败。

行军途中的迷之画质记录照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牵手前滚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项目里,蓝军再一次取得胜利,将额外负重(水桶)的大部分都移交给了绿军队伍作为惩罚。

第二个检查点一过,我们便准备返程。教官此时更加严苛,一旦出现掉队的情况,他便会指着掉队者说出一句死亡宣判:“This guy is dead!”然后让前后的友军抬着“尸体”走一小段路。这对体力消耗严重的玩家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于是大家收回了“啊有夜市我想先溜了晚点见”的话语,专心保持前后距离。

最后回到起点,饥肠辘辘而又筋疲力尽的人们迎来了最后的考验——熊爬、弓箭步和蛙跳三连。

夜深人静的主会场

其中,熊爬和弓箭步需要倒着再走一遍。我能感觉到,最后参战的两方各21名特工完全是靠着信念在坚持。

模糊的熊爬幻影

经历了快六小时的负重急行军,几乎没有谁还精力充足。绿军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由于之前受到的惩罚消耗了太多体力,终究还是在震天的“ Resistance ”声中败给了蓝军。

这就是团结的力量,也是信念的力量。

我们做到了。

大战前一天,GORUCK Stealth Ops,蓝军全胜。我们没有一人掉队,全都坚持到了最后(此处尤其赞美 @EXcurrybar 负伤前行),也为第二天的大战赢得了一个线索。

战利品

此处感谢 @Kingmos 大叔倾情借出的背包

之后,尚有余力的蓝军们便去聚会庆贺,而我则“护送” @EXcurrybar 回到酒店处理伤口,并为第二天的大战做准备(就是休息啦)。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Decode
Ingress Beijing
 
 
 


艺术猩猩的内心真难猜。


About 13 Archetypes

这是一个长达 13 周的解谜挑战,北京时间 12 月 10 日凌晨 01:00 起, Niantic 会在其论坛上发布一个谜题,然后让玩家解谜,结果会是一个 Passcode ,兑换后可获得 Media 一个。


Trickster


Decode

首先查看一下这个 PNG 的 EXIF 信息。

File Type : PNG

File Type Extension : png

MIME Type : image/png

Image Width : 966

Image Height : 2642

Bit Depth : 8

Color Type : RGB

Compression : Deflate/Inflate

Filter : Adaptive

Interlace  : Noninterlaced

Title : Misty Poster “Art Nouveau” Style

Image Size : 966×2642

Megapixels : 2.6

可以注意到其中 Title 信息为 Misty Poster “Art Nouveau” Style


Art Nouveau,即「新艺术运动」,开始于 1880 年代,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捷克人阿尔丰斯·穆夏(Alfons Maria Mucha),和本次题目有很强的关联性。


原图中的女性,身后有一个大圆形,上面还有 7 个小圆形,其中的图案分别取自穆夏的 7 副作品,分别为:


Monaco Monte Carlo


Zodiac, 1896


Moet And Chandon Cremant Imperial


Job, 1898


F Champenois Imprimeur Editeur


Nestles Food For Infants


Princess Hyacinth, 1911


另外,原图中还有另外一个信息。


当我们使用上一谜题中提到的 Stegsolve 工具对原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Gray bits 中有一串捷克文的字符:

wjeiréůavmóýybzvrpď

抽出 Red2 和 Green2 进行异或(XOR)对比时还会发现:

wj__réůavmóýyb_vrp_


由于这个工具在这两种模式下只显示黑白两色,故此处不代表空缺,只代表颜色不同。


如果以固定的 13ar 结尾作为提示,将不同色的四位很有可能是数字,并且这个字符串应该翻转过来考虑,即:


(ď)prv(z)byýómvaůér(i)(e)jw

以捷克文的 42 个字母作为基础,以上述 7 个作品的首字母 MZMJFNP 为密钥,通过维吉尼亚密码(Vigenère cipher)解密,可得:

(š)rem(t)pinqamuire(j)(t)ar

结尾为 ar,符合猜测。


按照捷克语中的数字 šest = 6tři = 3、jeden = 1来转换,即为:


6rem3pinqamuire13ar

去掉中间的 am,即为:

6rem3pinquire13ar

兑换获得 Media 一枚。

你问我为什么要去掉 am ?去掉才念得通嘛! 如果这俩字母有啥用的话,估计再过两期应该就会揭晓了。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Updates
Ingress Beijing
 
 
 

猩猩日期推送的《2.41.2 版本即将放出,猩猩为美国的高级别玩家增加 Portal Scanning 功能以产生动态 3D Portal 地图》因为翻译问题而暂停。

后续猩猩修复了翻译问题后开始推送 2.41.4。然而近期有大量使用 iOS 11 设备的玩家表示升级后会导致应用秒崩。

考虑到 iOS 11 设备覆盖程度,对于猩猩修复这个问题的时间并不保佑太多期望,请 iOS 11 用户谨慎升级 Ingress 或升级手机到最新版本操作系统。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Beijing
Ingress Beijing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昨晚我想看一下前几年的推送,了解一下历史嘛,毕竟萌新。

但是呢,手机翻起来很慢,bjres.net上只有文字,图是没有的(编辑:有图啊,点开每个文章就有了……),必须点到微信看原文。

搜狗搜一下再看?可是我本来就是漫无目的乱看,也不知道该搜啥……

弄个RSS?貌似也只有最新的。

于是心生一计,写个爬虫爬下来看呢?

此为背景。
[ 友情提示,如果不想看过程只想白嫖请跳到最后 ]

行动力很关键,白嫖党迅速打开了G**hub,找到了一个1月份才更新的Repo,Git clone…下Fiddler4 抓包…获取全部历史文章Json数据……···Python start.py…一切顺利!

除了遇到微信服务器返回空数据…还遭遇反爬机制被暂停web访问文章几个小时

总之,在大约十秒整一篇的速度下,一个晚上断断续续总算是扒下来了。

起始时间2015年4月26日,截止时间2020年2月19日。一共2943篇推送(编辑:这数字不对……肯定是漏爬了什么,写本文的时候统计稿件超过4600了,大小3.5G。

爬下来了,干点啥好呢。

这样只有日期也不好看,要不转成PDF吧

这下可以挑着看了。

嗯。搞完了这些。感觉意犹未尽。额。要不。整个词频分析?

于是提取出了一个大小10.6M的TXT文档,放到了一个随手搜出来的词云生成网站。

一开始没抱希望,这么大量,能受得了么?在线不行的话只能本地整。谁成想,这网站反过头来提醒我:

看起来有戏!

五年啊,水了400多万字呢……够二十本长篇小说了。

然后就是成果:


还挺好看的不是~亮点自寻,寻不到也不要找我!

自动生成的,我就调了个颜色。

水完了,揉揉请给我稿费,要是打赏能归我也不要脸的求打赏。(编辑:微信现在加不了其他打赏……)

最后成果大放送

各取所需:

  • 如果你也想随便翻翻,请保存PDF版然后在线看: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fKDKA0y5Z27TH7vO7-R-H36mx0hiBhQ6

秘技:保存之后就可以按关键字搜索,比搜狗快一万倍!

  • 如果你也想弄一下词频分析,研究下邓大哥和小姐姐的出场频率谁高谁低。

请下载Html文件包: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NuHgDDlMfX9T-fhZ-IhcFf0gLRXlHaKo

[原汁原味,留档必备。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视频]

[按说建个站弄个索引效果更好,但是我没有qian。]

[按说弄个动态的词云,还能点进去看相关文章的那种,效果更好。但是我没有那个shui平]

参考资料:

1.Github/vWeChatCrawl  

https://github.com/LeLe86/vWeChatCrawl


2.词云生成-微词云  

https://www.weiciyun.com/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Ingress Beijing
 
 
 

在刚刚结束的 #Didact Field 活动中,由于摧毁 Field/Link 的 AP 是双倍的,于是 @RoLLeOwnZ 决定做一个世界记录:10 秒从 L1 升级到 L8。

@RoLLeOwnZ 每次到 L16 都会转生到另一个阵营,这次他决定利用转生时候切阵营的方式,把自己的做的大珍宝自己收了实现快速升级。

当然,首先先是使劲多刷 Field。

顺便刷到活动金牌……

然后转阵营。


拿出心爱的 L1 XMP,炸掉插成菊花的都是 L1 脚的床 Po……

世界记录就来了!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WomenofIngress
Ingress Beijing
 
 
 

2020 年的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猩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优秀女性玩家的故事,猩猩会和这名女性玩家联系,看看她是否乐意创建这样的社交网站宣传页面:

推荐适合可以选择实名或者匿名,当然你需要把这个玩家为什么值得推荐说清楚。

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值得推荐的优秀女性玩家,欢迎来这里填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RypPEaQ5NX5PGxlDxp1y2MmT55LlcQuBiJHRlUZpEq9YneA/viewform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FreeBeacon
Ingress Beijing
 
 
 

如题,玩家打开商店就可以看到这个 0 CMU 的道标,可以拿下来当 500 AP……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Ingress Beijing
 
 
 

近日很多玩家发现,Portal 图片大面积变绿了。

问题不仅发生在游戏内图片,Intel 上图片也一起绿了。

值得注意的是,猩猩的服务器上仍然保存原图,如果玩家点开图片列表,仍然可以看到正确的图片。

对此猩猩表示,这是一个已知问题,由于 Wayfarer 更新导致的,他们正在努力解决问题,并尽快恢复图片正常质量。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

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Decode
Ingress Beijing
 
 
 


炼金猩猩,硬核解密


About 13 Archetypes

这是一个长达 13 周的解谜挑战,北京时间 12 月 10 日凌晨 01:00 起, Niantic 会在其论坛上发布一个谜题,然后让玩家解谜,结果会是一个 Passcode ,兑换后可获得 Media 一个。


Alchemist

To test if you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Alchemist Archetype, here is a little challenge and its rules:

Do not try to redeem anything in scanner until you see the word “Congratulations”.


Use tiny.cc shorteners and only lowercase letters

http://tiny.cc/startalchemistpuzzle


Decode

Start Alchemist Puzzle

tiny.cc 是一个短链接系统,区别于常见的 Base62 短链接系统,tiny.cc 允许人们自定义链接,只要不和别人重复就行。由谜题的第 2 个提示可知,这次的谜题和 tiny.cc 关联性很强,并且所有链接只有小写字母。

点击链接 http://tiny.cc/startalchemistpuzzle 跳转到了一个图片页面。

根据图片的说明,passkey 一共有12个字母,当我们找到的时候,应该从上、右、顺时针方向来读取。

我们把下面 8 单词在图中分别连起来。

可以发现,R I H N S U O 这 7 个字母没有任何单词连接。


然而, https://tiny.cc/rihnsuo 这个链接又指向了同一个图片页面。

R I H N S U O 重新排列,可得单词 nourish,而 nourish 又是一个 Glyph 。

按照画 nourish 的方法,在原图中以从上往下、从右往左、顺时针的方向画出这个 Glyph。

按顺序可得 MVIKHETONSYE 12 个字母。

点击 https://tiny.cc/mvikhetonsye 进入下一谜题。


MVIKHETONSYE

🜖 ℥ 🜺🜺🜺🜺🜺 🜃🜃🜃🜃🜃 ℥ 🜃🜃🜃🜃🜃 🜂🜂🜂🜂 🜓🜓🜓 🜃🜃🜃🜃🜃 ℥℥℥℥℥ 🜖🜖 ⊛

这是一串炼金术符号(Alchemical symbol),通过将对应的炼金术符号转换为对应的单词、并将对应的数量写出来可得:

Vitriol 1

Ounce 1

Arsenic 5

Earth 5

Ounce 1

Earth 5

Fire 4

Cinnabar 3

Earth 5

Ounce 5

Vitriol 2

Magnesium 1

照数量的数字,将对应单词中对应这个数字的顺序的字母拿出来,即可得 vonhohenheim

点击 https://tiny.cc/vonhohenheim 进入下一谜题。


Von Hohenheim

HGAGAUCUPBAUCUFEAUFESNPBAGCUFEHGPBAGCUFEPBAGAUFEHGSNAUCUFEPBAGAUFEHGAGAUCUFESNPBHGSNPBAUCUFESNPBHGSNPBAGFE

这个 PDF 的标题为 The seven metals ,即对应 7 种金属元素,分别为:

金, Gold, AU

银, Silver, AG

铜, Copper, CU

锡, Tin, SN

铅, Lead, PB

铁, Iron, FE

汞, Mercury, HG

仔细观察后发现,上面这串字符全部都是这 7 种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

从 PDF 的背景图片可得出的一个提示为,这一道谜题解密与这 7 种金属元素的熔点(Melting point)相关。

按照这 7 种金属元素的熔点排序,分别标为 A~G 的字母,即为:

汞, HG, -38.829℃, A

锡, SN, 231℃, B

铅, PB, 327℃, C

银, AG, 961℃, D

金, AU, 1064℃, E

铜, CU, 1084℃, F

铁, FE, 1538℃, G

将上面一串化学符号转换为对应的字母,即为:


ADEFCEFGEGBCDFGACDFGCDEGABEFGCDEGADEFGBCABCEFGBCABCDG

可以发现,这些字母是按照一定规律的反复按字母表顺序出现,那么按照这个规则可以将原字符串切割成 13 个字符串,即为:

ADEF

CEFG

EG

BCDFG

ACDFG

CDEG

ABEFG

CDEG

ADEFG

BC

ABCEFG

BC

ABCDG

而说到用 7 个符号来展示其它含义的,就不得不提到七段数码管(Seven-segment display)了。

将这 13 个字符串分别写出对应的数码管亮起时所对应的字母和数字,即为:

ADEF   -> C

CEFG   -> h

EG     -> r

BCDFG  -> y

ACDFG  -> S

CDEG   -> o

ABEFG  -> P

CDEG   -> o

ADEFG  -> E

BC     -> I

ABCEFG -> A

BC     -> 1

ABCDG  -> 3

全部转为小写即为 chrysopoeia13

其实不少组合有字母或数字多种转写方式,但只有这一种方式是读得通的。

点击 https://tiny.cc/chrysopoeia13 进入下一谜题。


Chrysopoeia 13

又回到了第一张图的底图,写了 Well done 但并不是 Congratulations,说明还没有结束。Delve deeper 似乎在要求我们继续深入思考。

如果我们要在一张图片上隐藏一些信息,可能会在 exif 上动手脚、或者是通过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来制造隐形水印,就像在第 2 个谜题 Interpreter 里那样。经过我们的验证,这张图并没有使用这两种方法。

在和朋友们讨论时,我们发现,第一张图所使用的是个 JPG 图像,体积只有 722 KB ,而这一张图是同样的分辨率,却用了 PNG 格式,体积则有 2.70 MB 。为什么两张图片的格式不一样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之一。

PNG 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的位图图形格式,而 JPG 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这张图片如果隐藏了别的什么信息的话,使用 JPG 格式再去压缩的话,就很容易丢失数据了。而针对 PNG 来存储隐藏信息还有一个办法,即 LSB 隐写。

LSB 即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PNG 图片在存储中,图片的颜色是由三原色(红、绿、蓝,即 RGB)组成的,每个颜色会有 8bit,LSB 隐写就是修改了其中最低的 1bit ,这在人眼中是很难看出区别的,也就把信息隐藏了起来了。

参考资料:

隐写术总结 – AppLeU0:

https://wooyun.js.org/drops/%E9%9A%90%E5%86%99%E6%9C%AF%E6%80%BB%E7%BB%93.html

维基百科 – 隐写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ganography#Digital_messages

通过工具 Stegsolve 或在线网站 StegOnline 将图片中的红色通道最低位(绿色或蓝色也可以)展示出来,可以得到:


CONGRATULATIONS

xwc5hsNicolasFlamel13ar

兑换获得 Media 一枚。

这次的题目真的太硬核了!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Twitter – @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请务必投稿后联系 @AlexRowe 确认稿件到达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戳原文访问网站对历史文章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