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又出烧脑题!这次的 Passcode 背后,竟然藏着这样的秘密?
Posted on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Beijing
各位好肝的特工,大家晚上好。
最近 Scanner 里的动静不大,想必猩猩(Niantic)的程序员们又闲下来了。这帮人一闲,就总想在 Passcode 上搞点事情,考验一下我们这些玩家的头发还够不够茂密。
这不,一串新的、毫无头绪的密文就这么被丢了出来:
DIWUZJTIZFWMEPQDSNDFWPPNIDJJXOJXTUEUZWJNDYNDRPYRXPUOSDNHLLEECODVREUF
是的,你没看错,这次连个标点符号的提示都没有。猩猩就这么把题面往桌上一拍,一副“你们自己看着办”的嚣张态度。
面对这种长串的字母,老特工们的 DNA 动了。凯撒密码?字母频率替换?维吉尼亚密码?挨个试了一遍,你会发现这些常规操作基本都通向了死胡同。这串字母的分布非常诡异,完全不像是简单替换就能解决的样子。
那么,当常规路走不通时,我们就得换个脑洞。
密码学的本质,就是信息的转换和隐藏。这串字母本身可能没有意义,但它可能代表了另一种形式的信息。最基础的信息形式是什么?二进制。0 和 1,是或否,开或关。
我们怎么才能把 26 个英文字母,变成两种状态呢?
一个经典且优雅的思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元音和辅音。
这是对字母最古老、最基本的二元划分。我们不妨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说:这串密文里的每一个字母,都在扮演一个二进制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同样使用两种基础符号的编码体系来“接收”这个二进制信号。说到这里,各位特工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会是什么?没错,就是那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摩斯电码。
现在,思路清晰了:
将密文中的字母区分为元音 (A, E, I, O, U) 和辅音。 将这两种分类,分别对应到摩斯电码的“点” (.) 和“划” (-)。 解读转换后的摩斯电码,得到最终的 Passcode。
我们来动手试试。按照最直观的分配,我们将数量较少的元音定义为“点”,数量庞大的辅音定义为“划”。
- 元音 (A, E, I, O, U) = . (点)
- 辅音 (其他所有字母) = - (划)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的体力活,你需要像流水线上的质检员一样,把 66 个字母挨个打上标签。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转换(此处省略了我喝掉三杯咖啡和挠掉几十根头发的过程),我们得到了一长串由“点”和“划”组成的原始摩斯电码流。
接下来,就是整个解密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断句。我们需要在这串电码流中,根据摩斯电码的规则,切分出有意义的字符。这感觉,就像在一段没有标点的古文里寻找真意。
经过反复尝试和组合,我们成功地将电码流分割成了如下序列:
-... -.. -. ...-- --... .--- .- .... .- -. -.... ...-- ---.. .- ...-
看到这个结果,我长舒一口气。成了!这工整的格式,这熟悉的韵律,绝对是标准答案的模样!
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些摩斯电码翻译成我们能看懂的字母和数字:
-... -> B
-.. -> D
-. -> N
...-- -> 3
--... -> 7
.--- -> J
.- -> A
.... -> H
.- -> A
-. -> N
-.... -> 6
...-- -> 3
---.. -> 8
.- -> A
...- -> V
将它们组合起来,这个隐藏在元音和辅音背后的 Passcode 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BDN37JAHAN638AV
不得不说,猩猩这次的谜题出得相当有水平,既复古又考验脑洞,完美避开了所有常规的解密思路。它告诉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返璞归真,回到最基本的分类方法上。
好了,解密的乐趣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收获的喜悦。各位特工,赶紧打开你们的 Scanner,把这份来之不易的战利品收入囊中吧!祝大家蓝毒绿毒拿到手软!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可进行历史文章搜索)
玩家助手 - https://t.me/IngressBeijingGPTbo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投稿后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