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Resistance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Ingress Beijing


上次来可可托海,因为疫情,本来准备滑一周,结果回程飞机每天都延后,硬生生滑了11天。

当时就已经深有体会——正常人连滑3天刚刚好,连滑5天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在可可托海,开板+连滑6天,属于濒临极限。

第一晚已经比平时少睡了3个小时。

每个雪季第一天上雪肯定兴奋,虽然已经不是个新手,但是第二天仍然8点就醒了。

起床收拾装备,穿衣服,戴隐形。

好处是这次因为有坦克300可以搭车上山,就不用等雪场大巴,时间稍微自由一些。

坏处是坦克300比较佛系,基本上就没顶过门。都是10点上山,11点能开始滑就算早的。

第一趟的面条雪自然是可以不用想了。

3200公里外的沪爷赏🍚

破天荒滑雪的中午还吃了午饭,标准还不低。

(还是南方人会享受,10点上山,滑到2点吃午饭,3点继续滑到5点,然后,竟然就下山了。

以及,把点餐二维码发到群里,居然真的有人投喂,虽然只是一碗米饭🍚。

此处郑重感谢@Dongyunlong,来自3200公里整的一碗,白米饭!

车差点没油。一路去加油,才知道新疆加油也需要实名。

很好看的小别墅,顶上落了雪,相当有氛围。

意外之喜——3m长碳素自拍杆

至于滑雪本身,没啥好记录的。七年单板,已然瓶颈期。

任何雪道,都能滑,几乎不摔,摔了也不疼。

不知道是技术到了,还是护甲保护到了,反正一切都好。

五天滑了135公里,数据平平无奇,主要是佛系团队,晚来早走,也不好意思单刷。

3米长的insta360自拍杆这次是第一次用,但是老实说有被惊艳到。

毕竟要找个会飞穿越机,档期碰得上,而且愿意自己不滑,冒风险帮你拍的雪友,概率上无限接近0了。

本来出发前就考虑过要不要带穿越机。3年前就是在可可滑道外,看见俩人带了穿越机,那是真的一个羡慕。

最后还是感觉行李已经太多,而且自己总不能边滑边拍。最后作罢。

花钱雇人那当然可以。不过咱这水平有点浪费。

用3m的杆,直直的举着拍。几乎就是无人机的航拍效果了。

就这还要啥无人机,凑合一下得了。炸个机挺贵的。

买不如租

除了第一天和第五天,中间三天都租了板子。

租金1000,租金130,租的板子居然和我买的祖国版Korua Dart几乎一模一样。

上面的是租的,下面是自己的。几乎就是同一批的仿制板。

确实能感觉到性能和刃的差距,不过滑野雪嘛,可以忽略。

刷了小树林、大小狼王、黑钻道、灰缆道外。也算刷遍了可可的地形了。

滑到小狼王,走了个痕迹少的线路,感觉不对往回切,然后就遇到了暗河一个。流水潺潺,清澈极了。

或许是因为平原住太久,看到山,就心潮澎湃。(可能跟南方人见到雪是一个意思吧。

另外在1900小木屋后邂逅了可可的小狐狸,这个算是惊喜。

又被会享受的南方人带吃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我是真没想到能在可可托海这么一个边陲小镇,吃到人均200+的饭菜。(主要口味也就一般

误闯阴天蘑菇阵

之所以说误闯,是因为那天是阴天,能见度很差,看不到雪面情况的那种差。

随便滑了滑,到了3点就想下山了。甚至还在中间的2500小木屋体验了下”扎马步上大号“。

然鹅,就在我出了小木屋,准备最后一趟走直线下山的时候。

边上有一伙人,正在翻网子!

我上去问,哥们去哪?

答曰,小狼王。

兴致突然就来了,说,走,带我一个。

没想到这就是悲催的开始。这哪是小狼王,根本就是红缆外的小树林+蘑菇阵。

动图最后俩人在后来的两个小时会组成一个Team,或许叫红缆蘑菇Team比较合适。

因为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翻过网子,所以我对路线基本一无所知。

不过既然有人带队,那就跟着呗。

看到队里还有带着小乌龟的新手,那想必队长很有信心。

结果就是,我很快成了队里的先头部队,和一个哥们往前滑一段,停下来等等其他人。

滑1分钟,等3分钟。就这么过了一个小时,到了一个石头阵。就是石头堆叠,上面盖了一层雪。


老实说,这地形很难滑,雪厚不能停,停就会陷下去,如果陷到石头缝隙里,就有可能卡住爬不出来。

如果一个劲冲呢,那确实不会陷进去,但是这么野的雪,前面是啥都不知道。

起速度,万一来个大石头,两米落差,自由落体呢?

这时候领头俩人问领队,往左?往右?

领队说往左。于是俩人往左切。。

过了一小会,领队又说往右。于是两人骂着又往右切。

但是问题就在于,路况完全不确定。损失掉的高度,就完全不可能在转化成速度了。

于是很快的,队伍就被打散。我大概在左边,大部队在中间靠右。

能见度不高,地形复杂。

一开始还敢拿着insta360录像。到后来只敢光拿着一个3m长的自拍杆。

毕竟这地形、这光线,能下就行,完全没有了记录的念头。

后来果然一不小心,翻跟头扎进了石头缝里,胳膊往下一探,根本没有任何受力点。

以下是用3m自拍杆伸进去拍的。好在没有啥小动物。

好消息是自拍杆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伸到1m左右的长度,在雪里一撑,大概率可以撑起来。

不过坏消息是,妹子滑不动了。摘了板子开始一步一步的走。

她一脚下去,雪没过膝盖。

我也一脚下去,雪直接到大腿根。(没办法,体重差异是这样的。

眼前就是2200雪具大厅,目测不过100m。

跟妹子喊话:在这叫救援太丢人了,坐板子滑吧。

于是俩人切换成了屁滑模式。

就这么俩人屁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滑完了这片红缆蘑菇道外。总落差也就80m

最后互相给拍了个照,以兹留念。

另外一个坏消息是,3m长的自拍杆坏掉了。(果然人家不应该被当做一个雪地撑杆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步渠道


Telegram - https://t.me/IngressBeijing

网站 - https://bjres.net(可进行历史文章搜索)

玩家助手 - https://t.me/IngressBeijingGPTbot

投稿请发邮件至 tougao@bjres.net


投稿后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Telegram - @alexrowe

QQ - 350259971

Niantic Chat Group - YxR8TE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