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根都没 Link | 全球首家单人六重竹笋上线了!
Posted on
“我不是單六的創造者,我只是戰報的背鍋人”
全球第一个,全球第一个,单人六重竹笋的创造者,创造者,已经被 Pin 起来膜拜,我们没有没有办法,为了还债(稿子),背起了锅子。
“三人六重都有了,单人六重还会远吗?”
自上次北京三人六重后,各路 dalao 的单六计划也呼之欲出,作为一个萌新闷声做规划是最好的,毕竟万一没做成呢,还能当作一个普通的多重投稿多重频道(咸鱼心态
之前的几次竹笋基本都是带人 Link,而此次行动是单人六重蓝竹笋挑战,所以只能够一个人 Link,因此有了这个标题。
耗時:約八個半小時
封口MU:
在毒了第一条 block 的时候友军从远方传来了亲切地问候,气氛突然紧张起来,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坑爹的Po,和一些手残的地方,由于这次六重没有 link 表,也没找人看 intel ,于是临时看着手机 iitc 改了规划。比如下图的两个同一个 po 复制粘贴了两次。
某早早做好规划的 dalao 得知此时后表示终于可以安心考试了(雾):
您的好友已退群 Orz
后来波斯教主与单六的创造者开饭,并且带来了部分的打招呼牌和大饼章,虽然中途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情节(把大饼章忘在饭店了),不过好在有惊无险,第二天找回来了。
可能是我们之前都走入了一个误区,觉得人多就是好,人多就会快,忽略了单人对多重的理解可以达到的高度。
—— CaptainMall
其实个人感觉做多重,不同的人员分配以及拉法都会带来不同方面的困难。而且正真做出一个规划也不仅仅是在众多的 Po 上找出一个可用的竹笋就行,还会有诸多方面的考虑,比如路线聚合、备选 Po 和人员方案等。
我们之前在做天河六重的开始也想仿照日本的组织和规划模式,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与蓝竹笋的发源地日本相比,国内玩家对拉蓝竹笋的经验相对不足,对于一些配合度要求较高的多重方案,现场出现状况的机率比较大,而有经验的 intel 人数也不多,这就意味着地面人员要能够对蓝竹笋有所了解,一旦某个地方出现状况,其他人能迅速顶上,而考虑到现场状况一般都比较复杂,要想地面人员现场能够理解,那么这个竹笋连法的复杂度就不能太高。因此在规划方面需要简化竹笋的连法难度,并权衡耗时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提高参与人员对多重的理解程度。
@BalthildIres:压缩面积造成路线极坑,加上经常没hack出key且封口时才发现,结果就是在广美、广大和华师之间反复横跳。原本还预计六小时完成,看来我毕竟图样 (
@ArielAxionL:这次六重的 MU 和上次五重的 MU 差不多,意味着将更多的点压缩到了有限的范围内,导致基本没有可优化的路线。但毕竟面积太大的话单人六重的难度也会大大提高,所以总的来说还算比较轻松的摸走了全球第一个单人六重,作为参与者倍感荣幸。同时遥祝某即将高考的dalao:高考顺利,加油!
@emonader:对于一个只拉过四重的萌新能够亲临单6现场实在是荣幸之至,其实只参与了1/3,感谢大佬没有嫌弃我拖累进度,希望下次搞事情还能带上我~
拉field:@BalthildIres
Intel:@BalthildIres @ArielAxionL
前期Hack key: @WadeXXX @BalthildIres @ArielAxionL
清障、上MOD 等协作人员:@emonader @ArielAxionL
算法提供:@NanoApe
截图:@EnlightenedMW
It's Time to Move!
点击阅读全文
欢迎登陆北京ingress蓝军官网
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本文还将被推送到
历史文章请访问 https://bjres.net 查看
投稿邮箱:tougao@bjres.net
如投稿后未得到回复,请Tele联系 @alexro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