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听说过蓝竹笋教吗?
Posted on
什么是蓝竹笋?
新春蓝竹笋竞赛如是说:
“蓝竹笋的定义为:在一个三角形区域内,任意位置均被覆盖完全相同且最大重数(至少3重)的蓝field(也就是说例如在能盖6重的po的连线条件下,实际上只均匀盖了5重的也不算)。”
(大佬们请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如图(只要是4个field)就是一个(广义的)二重“竹笋”,但是因为二重“竹笋”太简单,所以竹笋的定义是从三重开始的。啥?你不懂为什么图中有4个field?出门右转xjbl神教。咳咳,接下来怎么吧二重“竹笋”变成三重竹笋呢?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扩展成一个三重,像这样:
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内部每个三角形中都增加一个portal,将之前每一个小三角形变成一个二重“竹笋”:
课后练习1:
将上图的三重竹笋通过增加内部点变成四重竹笋并实际完成。
说完了竹笋的规划,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实际怎么做竹笋。做竹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刚好对应了两种规划竹笋的思路。方式一类似于普通的底边多重,先建立底边,然后一路向上长,路线简单,适合单人完成,但是需要大量底边的key:
方式二则是先将中心的部分做好,再去三个一类点(最外面的三个顶点)向中心link,优点是耗key均匀,适合多人合作。下图是一个非常正的四重的中心部分:
各种花式设计和动图参见北蓝公众号16年4月4日的 文章《蓝竹笋教团是什么鬼?》
正经的战报(并不)
多年以后,当 @Missileenvy 拿到打招呼牌的时候,他一定会想起那个对着两张intel截图跑去做四重的晚上。当时北大校内的portal都泛着绿光,@clubjack 的多重每天夜里从静园生长起来,然后第二天早上被早起的蓝军拿走换上几万ap。绿军三大战力则会花式的铺砖来使用xm,来启蒙给和女装xjbl的想法。在这种校内互刷的氛围中,致力于突然搞事的 @Missileenvy 拿出了下面这张图:
课后练习2:
上图是一个几重竹笋的规划?
对,这只是个四重,但是只有机智的特工才可以看到第五重的link但是通过课后练习1那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五重。没有在intel上画第五层的原因当然是太懒保护眼睛。
为了确认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同时防止被鸣鹤园绕来绕去的路线坑害。当天我尝试着完成了北边的1/3,即课后练习1的小四重。在此感谢北大蓝军没有性价比连之恩。
为了防止突然不知道选择哪些po当五类点,我还准备了另外一份表格。计划从底边开始单人或者多人的五重:
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之后,It's time to move!
这时,北京又被飞机盖了(参见北蓝3月22日关于Cheater的报道:Cheater - dogalex, beiIandoushigou, beilandoushigou)。啥?你问我为什么明明16号就做好计划了22号还没行动?
好不容易等到了周六,盖子开了!行动可以继续了!
于是继续等啊等(我真的不是在水字数啊喂),终于,在周六下午,盖子消失了。@ychope 和 @yylynn2012 兴奋得把学校切成了蛋糕,但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们合作完成五重的决心。
似曾相识的套路
(然而 @BedWolf2014@BadWolf2014 提到的盖北京战报3-30还没写完,现在还多了一个单人五重战报hhh)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凭借仓促的计划,坑爹的合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地毁掉了当晚的五重竹笋计划。细心的特工可能发现了前面表格中那些奇怪的【南】,【北】。这是我自己加上以区分同名/相似名字portal的,毕竟有:【李兆基人文学苑】和【李兆基人文学院】,【北大科技园】和【北大科技园(Peking University Sc…】,【龙出水(清朝古物)】和【龙出水(清朝古物)】。但我没料到的是,还有【乾隆诗碑】和【乾隆诗碑】。
当我准备继续咸鱼等下次机会的时候,@HiMiller 来到了北大,和 @KyorakuShunsui 一起刷任务净化校园。于是我面了大佬之后,趁着当晚校内都是没有性价比连的蓝po,愉快地出门刷完了五重。
啥?为什么单人五重的内容这么短?因为没有intel,没有截图,没有材料。因为实际做起来就是这!么!快!
(防火防盗防友军)
后记
北京又又又被飞机盖了,闲着无聊期间,我画了一张新的图……那个文件的名字叫有生之年.txt
鸣谢
@165749,@chemharuka:感谢帮忙一起做一个计划不全key没齐的五重。最后失败是我的锅。
@Amastacia:感谢帮忙救场。
@HiMiller,@KyorakuShunsui:感谢帮忙掰key和清障点亮。
@IceCodeNew:感谢等我截完图才打掉五重顶点。
其它北大蓝军:感谢不block之恩。
It's Time to Move!
点击阅读全文
欢迎登陆北京ingress蓝军官网
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本文还将被推送到
历史文章请访问 https://bjres.net 查看
投稿邮箱:tougao@bjr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