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Popularization
Ingress Beijing



普法这事情也要由 Ingress 公众号来做么!


然而我们发现部分人群,对隐私这个事情有着超出想象的曲解,而这些人群居然部分集中在了 Ingress 某些社群里面,光我们公众号就收到了2份投诉!



PS:上述截图来自于公众号系统,公众号系统本身已对敏感信息进行掩盖,如对截图本身以及上面所描述的任何资料有问题请直接致电腾讯法务,本公众号截取这部分截图和内容不违反任何现有法律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现有规定。


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信号!


要知道某位法官听说了最近发生在 Ingress 上的事件激动的表示“你快让他们来法庭,我们一起坑一笔诉讼费”。当然我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啥时候诉讼费能落你手里了!


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下面让我们进入……


当然,本着最大的善意,我们相信这些玩家不是来碰瓷的,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于是就有了这份几乎专门针对 Ingresser 的个人隐私指南,介于目前还没听说有人追到对方家里的行为,以下所有描述均为公共场所。


普及型定义:侵犯肖像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未经对方同意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对方的肖像;一种是使用对方的肖像并加上不实的言论造成对方名誉的损害。而隐私权只是在私密的空间有效,在公共场所,拍摄活动参与者,据实的报道和展出这些画面并不构成对被拍摄者隐私权的侵犯。


肖像权

首先我国对肖像权的法律就这么一句话: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法律上的解释和说明太多,包括用于社会新闻报道的照的使用情况,请自己查询,我们是普及型教程。因此来简单举例下不能作为肖像权拿出来的案例:


拍摄主体为一群正在围观奴才的主子,并不是特定主子



拍摄的是主子的……屁股,压根没面部特征,目前没有屁股权,大腿权的保护法案,除非拍摄到了隐私部位


似乎拍摄到了主子正面,但是这个清晰度是不够的,事实上再拉近个十米也是不够的,认定侵权的清晰度要求几乎不可能出现在微信高度压缩后的合照上(尤其其实正面那个是狐狸,背影才是主子……)


(有商业行为出现后)可以拿来去讨论侵权的照片的清晰度必须达到一般人认知的水平,而不是说熟人认知的水平(也就是说不是我知道某某去了某活动然后在照片上找到看着就像他的那个人,而是说打酱油的麻瓜也得能认知到)。


而这些才是可以拿来探讨肖像权的照片范本:



名誉权

名誉权的界定细则不多说,但是有几点很重要:捏造事实、侮辱诽谤,以及实体身份关联关系。


还是举例来说:


这是对事实的描述,不存在侵犯名誉


无法被追寻到实体个人的虚拟身份不受到保护,当然这种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对主子产生极大伤害!(目前法律上争议很大)


这是有一定问题的了,因为 Telegram 对应个人手机,也就是说你可能在侵犯一个实体人的名誉权


这才是明确的不容置疑的侵犯名誉权


PS:截止到本文发稿时,@BigWhiteCat 不存在与 Ingress 和 Telegram 中。以及上述任何描述不针对任何人,仅为描述和普及法律常识为目的,请勿强行对号入座。


我是一根讲理的分割线


要知道这个世界当你没理的时候你会说法,当你没法的时候就会说理,于是我们下面转入理的环节。


我们见到撕乎最大的理就是:恶意


首先我很好奇的想问一下各位乎大匿名们,你们是怎么判断出主观恶意的?


如果说你大街上被对方玩家揍了,可以判断出恶意。而一个玩家拍摄一场 Ingress 活动中的情况,为何到了你们嘴里就变成恶意了?难道说因为阵营不同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恶意的?无法理解是什么样子的环境能教育出这样可怕的想法……


其次,偷拍是一种指一种被摄影者并不知道有人在拍摄他们的非正常拍摄方式,然而并非所有当事人不知道自己被拍摄的行为都属于法律处理范围或社会所鄙视的恶意偷拍。


恶意偷拍必须具备非法目的和非法手段,请在说出恶意偷拍这个定义之前对非法目的和非法手段进行举证,譬如:行为猥琐,特意蹲点,设备隐蔽,对象特定等等。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先出示这方面的证据再提出恶意偷拍的指责。


主观的判定恶意或者非法是属于先给结论不给论据的逻辑错误。


至于其他的东西,使用搜索工具和社交软件等进行社工本身不算任何的隐私侵犯,如果算,也是被使用的工具本身侵犯隐私,与使用者无关。如果不理解也请查阅相关法律。


PS: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于当街偷拍女性的行为表示反感,但社会并未达到对此的统一认知,也不存在任何法律保护上述问题。


我是争议的分割线


公共场所的隐私在法律是个高度的争议话题,很多法律人士认为:公共场所无隐私的(除非是私人使用或对这部分地方有隐私期待,比如厕所,更衣间等)。


因此,当你参加公开活动或位于公开场所,就应该有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对这部分隐私有期待,如果对隐私如此介意,请避免参与任何公开活动或出门,你并不因为玩了 Ingress 这款游戏而享受超过法律和社会常识所认可的更多权利


我是发稿太迟的分割线


因为天降碎片导致本文发稿太迟,事情又有了变化,我们又收到了一个投诉:



打开了那份稿子,将车牌部分(车牌在发稿前使用5级的像素化处理过——俗称马赛克)放大了1000%,看到的是这样的:



“不可想象”



It's Time to Move! 

点击阅读全文

欢迎登陆北京ingress蓝军官网



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转载我们文章的声明

本文还将被推送到

读读日报RSS

Telegram,Twitter

历史文章请访问 https://bjres.net  查看

投稿邮箱:tougao@bjres.net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