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海外,心向教团
Posted on
我入坑是在2015年9月,已经忘了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当时在美国同是中国留学生的南京绿军 @IodineXXY 在玩这款游戏,然后就下载了这个游戏,选择了加入懒军。当时还仅仅是个废宅的我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玩Ingress,整天沉迷追番和单机游戏,只是偶尔打开来玩玩,过了大半年才7级。
直到2016年7月,我放假从新疆旅游回上海后爱上了走路。当时我就想到了Ingress:这不正好是出门走路的完美理由吗!从那以来,我就走上了蓝军的大道一去不复返,每天晚上出门做field和一些简单的多重,然后去附近的绿farm补仓成了我的日常。
我第一次知道蓝笋教是读到魔都蓝军的《并不完全的复旦蓝竹笋完全六重战报》,当时就感觉蓝笋真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比绿军做菊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当时我就被这篇文章劝诱成为了蓝笋教的隐藏教员,从此潜心研究蓝笋,立志成为一名有为的蓝笋制造者。
2016年9月14日,经过简单规划后我在学校实施了人生第一次的完全四重计划,现在想想那个一摸最多出一把钥匙的年代真是艰苦。在花了三四天摸钥匙又咕咕咕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在下课后花了一个多小时迅速完成了该计划并截图留念。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做过什么大field。
今年年初,博士 @ngiamzsjit 宣布举行蓝笋大赛,重新点燃了我的那颗蓝笋心。然而竞赛规定po必须处于大中华地区内才能计分,我只好在精神上参加比赛,在美国搞一些大新闻。
几天后群里掀起了一股最小蓝笋的风潮,大家纷纷做出了最小三重四重进行比拼,其中 @Hubertzhang 在港大做出了4MU的完全三重,被认为可能是能做出的最小的三重了。我在学校附近的Delmar Loop上进行了规划并找到了两个最小三重的候补,它们都有机会低于4MU。其中第二个方案经过实践,最外层只有3MU,虽然不在计分范围,成为了当时最小的三重,直到后来 @tlkh2311 在港大做了个1MU的三重……
专业蓝军vs菜鸡绿军
过了几天,我翻出了上文的那个四重方案,在1月25日下午下课后花了2个小时摸钥匙加做field,一边做一边感叹有钥匙真好。整个四重最外层只有131MU,教友们纷纷感叹MU之稀薄,portal之密集。(然而事实证明香港的MU更稀薄,portal更密集)
随着蓝笋竞赛的火热开展,我作为自封的蓝笋教美国圣路易斯分舵教主(不)在实时围观了龙妹 @LuciaDracon 的单人五重以及老谭 @SheldonTan 在东北的大型多重之后也是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准备做单人五重,毕竟不做一个都不好跟人打招呼了(x)
无疯狗,不蓝军。2月2号,在学校做完了另一个140MU的四重后,我开始在地图上规划五重。画了半个小时,出于种种顾虑(其实是懒得走太远),怎么画都缺一两个po,只好向群内大佬求助。在简单说明情况和限制后, @heartofoak 用了半个小时完成了规划,确定了在校内做完内部连线后到北侧Loop上封口的方案。我随即计划了每个po的连接顺序,尽量确保少绕路,每个po只走一遍。
第二天上午一下课,我就开始在校内四处游荡摸钥匙,一边摸一边吃八炸,因为仓位实在是紧张。4类5类点的钥匙很快就摸完了,3类点在摸完四次之后也都只缺一两把。最后抵达的东侧的1类支点在公园里,po边上没有人行道,我就只好站在马路边的草地上摸了15分钟。当时我站在寒风里手都冻僵了,颤抖着画了4次more只给了4把key,第二次去摸又只给了5把……按计划这个支点可是要16把钥匙的啊!最后又为了钥匙专门多跑了一趟这个po。
万事俱备,只欠清障。2号做的四重一直在学校里赖着,由于手贱充了电无法及时烂掉,进入咸鱼状态的绿军同学 @IodineXXY 也不来清,只是偶尔炸掉几个field。到了星期三,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以提供八炸并只炸一个po为条件终于请动了绿军帮忙清掉剩下的蓝link。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星期四早上9点20分左右,出于对XM活动的敏感,我提前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打开intel发现本地绿军 @Winks99 @PrincessPhD 炸掉了学校附近所有的蓝link,在用学校里的po做绿盖子。我赶紧在Slack里通知了本地友军,套上一件外套就冲出了宿舍。在零下6度的低温里,我却像是打了鸡血,双手丝毫感受不到一丝寒冷。绿军在外面一层层的盖,我在里面一层层的拆。这时友军告诉我他没法在10点的 checkpoint 前到达支点,要求我尽量拆掉所有顶点。经过半小时的不懈奋斗,所有8层field中只有最外层度过了 checkpoint 。
绿军同学的咸鱼之心不死
2月10日星期五,这天我只有一节课,上午10点就下课了。在把作业塞进作业箱之后,在迷之10℃以上的气温中(9号还是零下),#Operation Blue WashU 正式启动。
Link思路:
在研究蓝笋时我发现,每一个五类点的两条link只要在被封在更大的field里之前先连好就行,抵达五类点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根据此原理,我制订了一份详尽的行动计划。为了防止失误,我在计划里详细地列出了每一根link的顺序,标出了非5类点需要封口的po,并决定用感叹号来标记已经完成link的po。没想到,这成了一个天大的flag,差点一旗把我插成一条死鱼。
这里只取了开头一部分,全部大概有这个的六倍
为了省SBUL且使得顶点更稳固,我先前往1类顶点,点亮并插上盾,走到底边1类点向顶点和2类点各射出一条link,使得接下来只需要在顶点插一个SBUL就足够了。接下来的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的话就好了,后面就也没那么多麻烦的废话了。
从11点05分正式开始link的行动,在13点32分以顶点封口完工告终。这期间没有什么意外发生,除了一件事情……我漏了一条link!!
当时由于即将完成的兴奋加上没吃午饭的意识模糊,我根本没注意到我漏连了一条线。封完口之后,国内还醒着的老谭帮我截了图就睡觉备战碎片去了,也没有仔细看。没吃午饭饿得意识模糊的我到街边的Domino’s买了吃的就回到宿舍,吃完睡了一会儿。
饿了很久之后的培根奶油意面简直是人间美味!
下午5点30分,国内早上7点30分,博士看了截图,指出了漏连的一条link。当时翻inventory翻出一把多余钥匙的我简直比日了狗还难受。
你也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由于当时天色已晚,再出门不是很安全,我决定第二天再去补link重新封口,咕咕咕。
2月11日10点,我出门开始准备修补缺失的link。然而刚到27分,alert里传来了东侧最外侧5类点被打的消息。赶紧微信联系:
好好咸鱼去啊(ry
由于立刻去修补会来不及吃饭(真的不想再意识模糊了),我一边祈祷不要有别人来炸一边回宿舍吃午饭。吃着吃着北边的支点被刷AP路过的绿军 @SkydiverTerri @Daerindir 打掉了,帮我省了一颗绿毒。
吃完饭,我又制定了一份摸钥匙的行动计划,并把需要修补的几条link和行动的顺序列清楚并告诫自己要严格执行并记录结果。在优先补上一开始缺的一条link并经过一轮和po的抢钥匙大战之后,我在下午2点23分,我毒掉了东侧支点并在2点41分完成修补。最后,于下午3点52分,我在北侧支点完成了封口,正式结束了这次坎坷的五重建造。经过第二天的修修补补,我本来就高达0.86的field/link比飙升到了0.92……
成果:
po到本地Slack里后美国友军表示看了头大……这算不算是传教了呢?
感谢:
@heartofoak 规划决策
@SheldonTan 凌晨4点帮忙截图
@ngiamzsjit 指出link缺失并出谋划策
特别鸣谢:
@IodineXXY 不炸之恩
最后感谢大家看我啰嗦到这里,很惭愧,就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 @KingCapri。虽然元宵节都过了,还是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鸡年大吉吧!
新手指南:
It's Time to Move!
点击阅读全文
欢迎登陆北京ingress蓝军官网
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本文还将被推送到
历史文章请访问 https://bjres.net 查看
投稿邮箱:tougao@bjr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