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微信稿件原文

行动代号 BASUB (全称 Bambusa Azurea Sextupla Universitatis Buctanae,即拉丁文复旦大学六重蓝笋)



介绍:


首先,蓝笋教是以做出完全多重为目的的高大上的圣 (xié) 教,起源于日本(详见 ingress 北京推送的《蓝竹笋教团是什么鬼?》 http://mp.weixin.qq.com/s?biz=MzA3NTc3Njk5Nw==&mid=403148735&idx=1&sn=3c2dc3c8c81eba896f043b39803f06f7 您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而完全多重是指在某个三角形区域内做出内部所有位置被完全相同重数的 field 覆盖的一种多重艺术,是一种极致的暴力美学。完全二重不用说了,4 个点,6 条连线,4 个 field;完全三重则是在完全二重的 3 个小三角形内各再做一个二重。各个蓝笋完全多重用到的 portal、link 和 field 数如下表:


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将 portal 分类,新形成完全 n 重时所用到的 portal 称作 “n类点”,也就是说,三个最外侧的顶点为 “1类点”,最中心的点为 “2类点”,3 重时新增的 3 个点为 “3 类点”,而 6 重里面还有 9 个 4 类点、27 个 5 类点和 81 个 6 类点。

 

因为每个 portal 的连出数有上限(上满四个 SBLA 可以 40 出),而多重最后的步骤必须从最外的 1 类顶点向内连,因此完全 6 重每个 1 类点需要连出 32 根 link,完全 7 重需要连出 64 根就不可能了。

 

虽然很多人都做过多重,但原理其实还未必完全吃得透。如果能看懂下面空心二重的做法,就应该完全理解做 field 的具体规则了。也就是说,除了【两个 portal 要插满 8 个脚、有对面 portal 的钥匙、没有交叉、距离够】这些基本要求以外,对于多重还有这几条重要规则:

1.每个 portal 不能向出连超过 8 根 link(每加 1 个 SBUL 可多加 8 根,最多 40 根);

2. 连出的 portal 不可以在已有 field 的内部,但可以从已有 field 的顶点向 field 内或 field 外连;

3. 每根 link 建成时,只可在 link 两侧的各一侧形成一个最大可能的 field,如果同时在同侧形成更小的三角时是不形成 field 的。之后如果打掉大三角的 field 而未破坏小三角时,小三角就会成为一个没有 field 的空三角。

 

下图就是构建空心二重的步骤:

空心二重其实就是做了 6 条底边,这样能在每个空三角内建立 3 个完全四重蓝笋(因为内部上方没有 field 就可以在里面做 link 了),对称性好,每个特工得到的 AP 也更多。而从一条底边到一个顶点的完全四重就比较好做了(这也是所有参与蓝笋连线的特工需要提前掌握的):

做好 9 个完全四重以后,把 1 类顶点毒掉(至少三个顶点中的两个),然后连好 1 类点之间的大 field,再依次向里面连 2、3、4、5、6 类 portal,完成六重。这种先做空心二重,做 9 个四重,再毒掉 1 类支点、封口、向里连的做法学习自日本银座的六重做法。

 

设计:

 

继今年较早前在同济失败的蓝笋五重和在复旦成功的蓝笋五重(蓝笋教正式成立上海分舵!)之后,蓝笋教上海分舵终于踏上了向人类能够了解的终极精神——六重蓝笋——致敬的征途。当时做五重时感觉 portal 已经不是很好找,做过三重蓝笋的就知道,并不是任意 7 个点都能做三重蓝笋的,portal 必须要分布合适才可以。做五重蓝笋时在 intel 上选点设计已经很难,六重蓝笋以一般的人眼来找 portal 就极为困难了。好在我们有数学家 @AHdoc 用动态规划算法,居然在复旦、财大周围 4 公里范围内就找到了一个解,大部分的 portal 都分布在复旦校内。

 

插曲1:@AHdoc 设计出的结果,我开始怎么看 1~3 类点都构不成一个完全三重,而是有的地方二重,有的地方四重。我们俩研究半天,查动态规划程序的 bug,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发现东北的 1 类支点“上海体育学院”竟然有 3 个重名的 portal,我发现了其中两个,但其实都不是正确的那个

 

插曲2:@AHdoc 设计时采用的是平面直角坐标,而大家知道 ingress 里面 portal 的连线是球面的大圆。里面我发现有一组三个点非常接近一条直线分布,把 intel 放到最大,中间的 portal 都压在线的正上方。用平面坐标系,中间的点在另两点连线北边约 0.0000002 个纬度,超出了 ingress 的 portal 的定位精度(6位小数的经纬度),不知道到底在线的南方还是北边。我问 @AHdoc 是否能把这个点去掉。他算了一会儿,说把这个点去掉,就没有六重的解了,目前的方案是唯一解。我只好专门请 @liye7881 跑到当地实际连了一次,发现中间的 portal 可以向北连,才敲定了连线方案。



然后是确定分区。五重蓝笋只要有 6 名特工按完全对称的方式连就好了,而六重蓝笋按照先做空心二重的连法,有 9 个完全四重,考虑到对称性以及 portal 的代号不应重名,就分了 12 个区,我的分法如下:


对于每个 1/6 的区域,我给的代号如下(到 6 类点的连线我没有画出来):



这样对于每个 portal,可以在表格上找 A 区的 5a ,或者 H 区的 4b 这样的。把所有 portal 对着地图找好,是这样的一个密密麻麻的表格:



因为有各种重名的 portal 或名字相近的 portal,及上次连错的教训,这次把所有可能在名字上出现问题的 portal 都用 "【】" 标了重点注意。

 

另外一个表就是按步骤一个个连的表格,差不多应该长这样:


(后来发现多数特工很难看懂这样一张表,必须把这个再翻译成人话。。。)

 

有一些四重区域的 portal 分布过散,分给了两三名特工配合来做,也有一些区域只有一个 portal 离得很远(近 1 类支点),采取了先摸好钥匙,再从别的 portal 向此 portal 反连的方式。

 

换钥匙:

 

后面是计算每个特工在每个 portal 需要的钥匙数量(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做的,好像居然没算错),又是另一张大表。尤其 1 类和 2 类支点需要的钥匙最多,1类每个 portal 各 32+ 把,2 类 52 把,都需要专门摸。然后是提前两天的晚上吃吃吃,我要清理出上千仓位,把所有特工平时攒的复旦附近的钥匙及去几个顶点专门摸的钥匙收集过来。

 

插曲:我们吃吃吃换钥匙的地方离几个绿军的工 portal 不到 200m,我们正在餐馆外面换钥匙,突然发现身边冒出了熟悉的 @ShinobuProxy,跟我们说:“我刚在旁边捡了50把钥匙,把钥匙吃了啊。”我们看了一下,并没有丢了的囊,回头看聊天记录,发现……



50 把 1 类支点的钥匙啊!所以大家记住,换钥匙的时候一定要当面换!而且不要在经常有绿军路过的地方换!好在后面还有 1 天,又辛辛苦苦把钥匙重新摸够了。

 

后面需要连夜把每个人需要的钥匙对着表格分别装囊,记录每个钥匙的囊号,查漏补缺,一个个用笔在表上勾好,就像这样:



再通知几位复旦附近的特工在一天一夜之内把所有缺的钥匙补齐(真的是一直补到了凌晨)。

 

行动:

 

一大早 8:00,各位内部连四重的特工到复旦毛像前碰头,分囊拿钥匙、发表格。因为我没交代清楚,有不应该出现的 1 类点看守特工也跑来了,我赶紧让他回到 1 类点去,结果他又捡走了一囊我给别的特工的钥匙……

 

比预期多费了半个多小时(主要是人员跑位的协调问题),先期的空心二重终于做好。后面多数特工在 1 个半小时内都完成了自己的完全四重。但由于 GL 的四重区域是分给 3 名特工协作的,由于种种问题,并没有配合好。然后因为我的原始表格里并没有写第 30 步( 3 类点封口)开始之前等所有四重特工完成,再从 3 类点封口,有三名特工都继续做下去了(但并没有都造成需要重连的后果)。在后面在修补 GL 区的过程中(几组 portal 之间跑得太远,连错了要毒,还要重新摸钥匙,耽误的比较久),从各个地方分别冒出了三四名绿军,尽管在 comm 上呼唤后都停止了攻击,但打掉的几个部分又需要重连,重连时又出现了错误,问题越攒越多。最终因为一些内部的 portal 被打掉,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绿军打,只好赶紧从 1 类点封了口拿 AP,有两小块地方缺了一重或两重 field,留下了遗憾。



但从缩小图看,似乎并不很明显:




总结:

 

  1. 这次失误最主要是因为特工不熟悉基本的四重操作造成的,每个特工必须能够自己完成一个完全四重,否则几乎一定会犯错。

  2.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表格中的代号的(或者说正常人基本都理解不了),需要标好某一步所需要 portal 的名字才行,更明确一些是要画好实际的地图及移动路线。

  3. 除非 portal 离得太远,一个多重最好只由一个人进行,配合时做错所花费的时间比一个人骑车来回跑要多很多。

  4. 给每个人的指令一定要清楚,比如不该到场的特工到场、或者到了某一步该停但继续做下去了,都是我没有说清楚造成的。

  5. intel 指挥非常重要,而且和在场特工一样要提前把流程完全弄清楚,临时拉来的 intel 根本看不明白六重复杂的过程。而且 intel 一定要有备份,以免 intel 地图、手机、telegram 等意外退出以后指挥瘫痪掉。

  6. 分囊的时候记好编号,每个人都需要明白不是自己的囊不要见了就抢,还有换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在安全的地方当面交,不能直接把囊扔在绿军随时会路过的大街上。

 

这里非常感谢附近的各位绿军对我们高抬贵手,我们在收到攻击消息以后在 comm 里请求他们停手(“下次请你们吃肉!”)以后都忍住不继续打了,毕竟对于绿军来说,看着那么多 AP,打了是本分,不打是情分。当然等蓝军连完了再打大菊花也是很爽的,不等连完没那么多 AP:



这次最终没能把六重做完全只能怪自己人耽误了太长时间。下次可以试试有什么双阵营的 field art 可做,比如画个托马西什么的(@CaptainMall 版权所有)。。。


设计:@AHdoc @ngiamzsjit

连线特工:@liye7881 @xiaoyouxi @SpiritRain @ngiamzsjit @IIIIIlllIlIIl @AHdoc @SpencerNi @5hield @xczhang @SMv2 @KoalaPhD @RiCK1E @WanOnOne @YoungHarry @fish0321 @NonOmnisMoriarZ @shimizutaiga @BruceSkywalker

协防:@jensfrank

Intel: @CaptainMall @LucbethD @Diberium @droopychn

提供钥匙:@zmt0516 @EdwinSulston @laobang @KirisameSakuya

友情旁观: @ConcertoInD @Junkov @MyrrhC @PangLL @lsxlove @star1985 @xunxuntj @sophgn

  

行动结束时已经快 14 点,早上 7 点就出来,只啃了一点儿面包,几乎没顾上喝水了的各位特工赶紧找地方吃饭,英明的 @AHdoc 把午饭选在了萨莉亚,有无限畅饮!我灌了 8 杯可乐,回家发现还想喝水。。。

 

对有意加入蓝竹笋圣教教团的蓝军特工欢迎在 telegram 上联系 @ngiamzsjit




想要种下更多蓝竹笋吗?关注上海蓝军公众号吧~